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郑板桥对趣联“此木为柴山山出,因火成烟夕夕多。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大江河
    2016-12-02 22:43:27   转载

     



    • 楹联世界的奇葩——“此木为柴山山出,……”

    • 郑 勇
    •       新中国成立以前,在我国湖南省一带的地摊上随便能买到一本书,它就是木刻本的《要谈经》。书上记载着这样一副绝妙的对联:“此木为柴山山出,因火成烟夕夕多。”关于这则楹联蕴藏着这样一则典故。
            传说,清代著名文学家郑板桥在闲暇时间喜欢到当地的茶楼喝早茶。有一天,他像往常一样,去一家茶楼喝早茶。因为当天出城的人很多,所以当郑板桥走到城门口时,被挤得像沙丁鱼一样。这时,一个进城卖柴的樵夫匆忙冲进了人流当中,他挑的柴担刮破了郑板桥的长衫。樵夫感到十分不好意思,就赶紧放下肩上的柴担,连忙向郑板桥道歉。这时,他感受到了郑板桥先生的儒雅之气,断定他是个有学问的人,就笑着说:“这位先生,我有一句上联,您若能对出下联,我就赔一件新的长衫给您,您觉得怎么样?”郑板桥心里想,吟诗作赋正是自己的专长,一个樵夫还能难倒自己吗?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。
            这位樵夫指着自己打来的木柴说出了上联:“此木为柴山山出。请问先生,下联是什么?”这个对联乍听起来不难,但实际上绝妙无穷。这是一个叠字联,充分运用了拆字手法,“此”和“木”合起来就成了“柴”,两个“山”上下放在一起就是“出”。郑板桥苦思冥想始终想不出下联,只好向樵夫认输,无奈地挥挥手让他走了。
            郑板桥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茶楼,坐在茶馆里苦苦思索了一天,始终也想不出下联。眼看已到黄昏,茶馆就要关门,他不走也不行了。于是,他站起身来往窗外一看,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美丽祥和的景色。西边的落日为人们奉献着一天当中最后一点余晖,傍晚的残霞被渲染得绚丽多姿。此时,村里的家家户户正在做晚饭,一户户人家的房顶上升起了缭绕的炊烟,堪称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。郑板桥在感叹这黄昏时分的绚丽景色的同时,触景生情,脑海里闪现出智慧的火花,瞬即对出了下联:“因火成烟夕夕多。”
            “此木为柴山山出,因火成烟夕夕多”是一副拆字的巧对,也是华夏楹联世界中的一朵奇葩。它已不仅仅是一个文字游戏,更折射出我们汉语言文字无穷的创造力。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,汉语是富于变化的。比方说“太师”这个词,意思是“古代的一种官职”,调换词序后成为“师太”,我们脑海里立即浮想起武侠小说当中经典形象“灭绝师太”。上字重叠就变成了“太太”,下字重叠则变成了“师师”,可以作为人的称谓,也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古代的名媛“李师师”。
            “此木为柴山山出,因火成烟夕夕多”是汉语言文字无穷魅力的缩影。随着岁月的变迁,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文化一体化的时代,全球孔子学院的数量正在逐年攀升,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也有增无减。在传播汉语的同时,我们应当注重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创新点,彰显汉语的独特魅力,促进汉语进一步走向世界。
    分享: 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